(一)割灌除草
砍除地块内的杂草、杂灌,并清理缠绕的藤蔓,留茬高度不得高于10厘米。以种植行为中心,清理种植带不小于1.5米范围内的杂草、杂灌。
通过割灌除草,可以有效地改善林地质量,恢复油茶长势,同时在清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油茶,避免造成油茶机械损伤。清理杂灌后的油茶林,一般次年即可有较大幅度的增产。
(二)垦复
垦复是油茶增产的基本措施,可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,达到改良土壤、保水保肥的作用,有利于根系和树体生长。本项目实施带状垦复,带宽为1.5米,规格为深度15cm以上。
(三)修枝
油茶修枝整形要留强去弱,留单去多,主要修去过密枝、下角枝、重叠枝、寄生枝、衰老枝和无用的徒长枝,并剪除枯枝、病虫枝。枝叶浓密的适当重剪,稀疏的轻剪;树冠下部和内膛适当重剪,树冠中上部和外缘轻剪:生长势弱的适当重剪,生长势旺的宜轻剪:肥沃林地经营精细的可稍重剪,瘦瘠地管理粗放的宜轻剪;幼林轻剪,老林重剪。无论用刀砍或锯,切口都要光滑。油茶修剪三步曲:“清脚枝、控顶梢、定骨架”。步骤:先剪下部,后剪中、上部;先剪冠内,后剪冠外。
(四)补植
在改造过程中如发现死株、缺株以及病株应及时补植,根据实地调查,每亩补植10株,补植后不少于64株/亩。具体补植方式要求如下:
1.采取穴状整地,造林植穴规格为60厘米×60厘米×50厘米。
2.基肥要求统一选用复合肥(N、P、K总量≧45%),施放标准统一为1千克/穴。
3.油茶苗木要求选用2年生以上、地径0.6厘米、苗高60厘米以上的国家良种优质轻基质容器嫁接壮苗,所选苗木必须有具有“三证一签”。
4.造林密度根据实地调查立地条件、林地现状、培育目标、以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来确定,结合本项目所选造林地,每亩补植10株,补植后不少于64株/亩。
5.栽植应在阴雨天气进行,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个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的栽植孔,去掉苗木的包扎材料或营养袋后,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,扶正苗木适当深栽,然后在苗木的四周回填细土,回满时把回填土压实,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。继续回土至穴面,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,以减少水分蒸发,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应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,加强质量检查,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95%以上。
本次作业栽植时间:2025年4月底前。
(五)施肥
施肥要求统一选用复合肥(N、P、K总量≧45%)),施放标准统一按每亩64株(包含补植)1千克/穴。
具体方法是在上坡位沿树冠外缘投影处,开施肥沟,沟开挖深不小于0.2米、宽0.20~0.25米的浅沟,将肥料均匀地施放于垦复沟内,然后用土覆盖,以防肥料流失,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。
本次作业施肥时间:2025年4月底前。
(六)抚育
种植后要求抚育一年两次(即2025年5-6月份和7-9月份),方式为“抚育+追肥”,具体抚育方式要求如下:
1.第一次抚育时间:2025年5-6月份;
具体方法:
(1)追肥要求施放统一选用复合肥(N、P、K总量≧45%),每株施放统一标准为0.25千克。
(2)在幼树树冠投影外沿的上坡处,开挖长30厘米、宽20厘米、深20厘米的环形沟进行施肥,将肥料撒入后覆土盖实,并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形成半径0.4米以上的圆形平台,培土成馒头形。
(3)然后以幼树为中心进行松土扩穴,松土扩穴半径不小于0.6米;松土做到里浅外深,不伤害苗木根系,松土深度5~10厘米。
2.第二次抚育时间:2025年7-9月份;
具体方法:
采用带状方式,按株行距要求清出1.5米宽的抚育带,人工全面劈除杂草、杂灌、藤蔓的方式进行除草割灌。清理的杂草随机堆沤,以增加土壤腐殖质,提高土壤肥力。
3.抚育过程中应同时进行造林成活率检查,发现死株、缺株及时补植,保证成活率达到95%以上。
|